發展歷史
大嶺是典型的嶺南古村落,現保存較完好的嶺南風格建築群約9000平方米,這在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是難得一見的。大嶺村背依菩山;三面環玉帶河,各式古石橋跨於河上;古塔立於村西南角;祠堂、門樓、牌坊、麻石巷、古樹、蚝殼牆等在村中皆可見。
大嶺村的顯宗祠門前有兩個石鼓墩,其上均鐫刻著垂捲髮、緊身衣、束馬褲、高皮靴、佩長劍的西洋人,村中老人指出,該村在明代已有人任禮部主客清吏司郎,返鄉時就在祠堂外立了“送財洋童子”。
名勝古蹟
歷史文化名村——大嶺村,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西北面,背靠菩山,三面河涌,玉帶河貫穿全村,連線獅子洋,交通以陸路為主。村民住宅區2.5平方公里,總人口2341人,分為9個村民小組,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1400萬元,村財政純收入120萬元。大嶺村歷史悠久,是石樓鎮最早的村之一。從北宋宣和元年(1119)許姓開村,到南宋紹興年間陳氏始祖陳遺慶,自南雄珠璣巷避亂遷居至此生息繁衍,至今已有884年。
“蠣江涌頭,半月古村”是大嶺村村落整體格局特色。大嶺村整體傍水而建,村落居民有序地排列在菩山腳下和大嶺涌之間,基本呈半月形布局。大嶺村以一條古街為主軸,旁生里巷,形成“大街一小巷”的兩級交通體系,形成“魚骨狀”的街巷格局。整體來說,傳統村落肌理清晰,格局完整,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。
大嶺村是典型的嶺南古村落,現保存較完好的嶺南風格建築群約9000平方米。村內有古石橋跨於河上;古塔立於村西南角;具有大規模木雕特色的祠堂;門樓、牌坊、麻石巷、古樹、蚝殼牆等在村中比比皆是,這在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是難得一見的。
大嶺村遺留下不少古蹟,有名的景點近十處。建於南宋的陳氏大宗祠“柳源堂”,占地面積300平方米,門口廣場東側豎立5對旗桿夾,全用白麻石砌成。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的“顯宗祠”,又名凝德堂,是陳氏九世祖祠,清乾隆辛酉(1741)重修,占地1632平方米,匾額是明萬曆甲辰(1604)進士,巡按御史王命璇題書。該祠為三進兩天井結構,頭門四層蓮花斗拱,山牆有磚雕,樑柱以木雕裝飾,在纏枝花圖案中穿插有魚、蝦、蟹等。永思堂,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,南陽府知府陳仲良的私宅庭園,建於清道光丁未(1847),仿南陽府二堂格式,神廳居中,左右兩廊,天井左側為花園,門口匾額廣州將軍、兩廣總督耆英題書。
龍津橋是一座古老的橋,建於清康熙年間,由紅色砂礫岩砌成,一墩兩孔,橫跨在玉帶河上。橋面兩側各有16條望柱,15方欄板,刻著卷草和暗八仙法器圖案,在北側西端一方欄板上鐫有一西洋人作捧盤跪獻的姿勢,更顯獨特。位於龍津橋邊的大魁閣塔,始建於清光緒甲申(1884),三層樓閣式,磚塔麻石基座,青磚塔壁,平面呈六角形,塔頂成六角攢尖,高約20餘米。底層門額“作鎮菩心”,為清鹹豐九年己未科探花,禮部左侍郎,順德人李文田所題。二層南面窗額“司命司忠”,則由清道光三十年庚午科榜眼、翰林院編修,大嶺村人許其光題書。位於村北口的“貞壽之門”,四柱三門三樓的石牌坊,為表彰陳華達之妻蔡氏、妾冼氏二人,守節教子成人,同時壽享百齡而立。據楹聯中的記述,這四個字是光緒皇帝所賜的御筆題書。
傑出人物
陳昊元,明正德三年(1508年)進士,曾任教諭、知縣等職。他勤政為民,廉潔自律,所至有政聲。陳其具,明嘉靖四年(1489年)舉人。他任福建連城縣知縣,酌田糧、均徭役、雪冤獄、百姓齊聲讚頌。著作有《思誠日錄》、《讀易疑義》及文集多卷。
陳廷選,清乾隆五十九年(1794年)舉人,他任鄠縣知縣期間,生活儉樸,從不擾民。有一富豪嫌婿家貧悔婚,他斥責富豪,判令結合。一土豪包攬稅契,欺騙鄉民,他獲悉繩之以法。任內頌聲載道。
陳仲良,清嘉慶十三年(1808年)舉人、道光六年(1826年)大挑一等。他在川為官17年,每至一地,常微服暗訪,興利除弊,為民造福,並著有《儀禮約旨》、《論史隨錄》、《經義釋疑》、《西北溝洫水利輯說》等書。
又如清進士陳泰初、舉人陳泰遂等,他們從政為官,廉潔自律,興利除弊,為民謀福,萬民讚頌。這裡不一一列舉了。
地理位置
大嶺村原名菩山村,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西北面。鄰近村民都愛叫大嶺村為“千年古村”,因為開村至今已有800多年。據了解,大嶺村有陳氏開村和許氏開村兩種說法。陳氏原籍江西,第三代孫遺慶公於南宋紹興元年(1131年)自南雄珠璣巷遷徙至大嶺開村。另有記載:大嶺村的開村主為廣東始興郡皇后之父許氏,於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從南雄珠璣巷逃至大嶺開村繁衍。
大嶺村在廣州科舉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,曾湧現出2名進士3名舉人!其中,永思堂(村民俗稱花園)一門,自柳源堂二十三世孫陳仲良中了清代舉人之後,其後人又出了一個進士,兩個舉人。如今,這個村莊不只以產出了數量眾多的大學生而聞名,而且亦因它分散在小村落中的古塔、祠堂、蚝殼牆等而散發出悠悠的古香。是廣州地區目前唯一一個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村。
成員情況
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2014年黨(總)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
序號 | 姓名 | 職務 | 性別 | 分工 |
1 | 陳國輝 | 黨支部書記 | 男 | 負責村全面工作、治安綜合、主管計生、經濟、財經、消防、安全、國土、水電 |
2 | 陳國輝 | 黨支部第一副書記 | 男 | 負責黨務工作、宣傳、衛生、工會、審計、環保、僑務、文教 |
3 | 陳家健 | 黨支部委員 | 男 | 協助全面工作、民兵、報建、共青團、組織、檔案、調解 |
4 | 陳少儀 | 黨支部委員 | 女 | 紀檢、計生、婦女、農保、勞動就業、教育、托幼 |
5 | 陳保全 | 黨支部兼職委員 | 男 | 負責治安、民政、農業、工業、合作醫療、文體 |